校训

(一)校训的含义

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是使个人随时注意并实践之”。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同时,校训是“学校着意建设的特有精神的表征”。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训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第一,校训是几个言简意赅的词汇,而不是一个冗长的句子;第二,校训是反映学校特色的激励性词汇,是全体师生集体信念的体现;第三,校训具有训育功能,教化作用。

(二)校训的作用

校训是学校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宣言,对全校成员具有激励、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它既是学校美质与品格的象征,也是带有学校某种“终极”意义的行动指针。在其理念的宣示中,包含着不容忽视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然而,有调查显示,校训构成形式为“四词八字”的所占比例高达98%,且用词范围狭窄,风格相近,求真、求善、求美、唯真、唯善、唯美、务实、团结、进取、积极、求是、创新、奋发……这些词汇成为众多中小学校训的常用词。不少校训就是这些词汇的反复组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个词依次为:勤奋、求实、团结、文明、创新。近年来,阳光、幸福、生命、奠基、未来、成功、责任、和谐、快乐、成就、爱心、生本等又成了流行词汇,许多人把校训当着一个口号,一条标语,套用他校的,简单易行,也就没有必要去仔细研究,深入推敲了。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几个字既是校训,又是校风,也是校规,词义模糊和空洞,使校训的作用逐渐退化,沦为学校可有可无的点缀。当校训被一些学校矮化为一种装饰,一种点缀时;当空泛雷同、缺乏文化内涵、没有个性的校训比比皆是时,不受师生喜爱,被人淡忘或熟视无睹也就不足为怪了。

校训表达的雷同,反映了词汇的匮乏,词汇的匮乏,更深层次的反映了办学者思维的慵懒和文化功底的浅薄,更直接反映出办学思想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也有一些精彩的校训,它随着社会变迁,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中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美国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等,就像一张张亮丽的学校文化名片,彰显出学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些学校通过多种活动对校训的历史来源和内涵给予详细阐述,进行相关的文化建设,使校训深入人心,内化为师生的为人为学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涵深厚的校训或者教育思想的提出,往往是办学者本身能够博古通今,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化育天下的博大情怀,对天、地、人之间至深至精的道理了然通透,自然能够做到厚积而薄发,见微而知著。这无疑是后世办学者学习的榜样。

(三)校训的特征

根据校训的概念及组成要素,笔者以为校训至少应体现独特性、简洁性、训育性及稳定性等特征。

第一,独特性,是指一所学校的校训应力求在意涵和文字表达上做到“人无我有”。

由于校训是核心价值的具体写照。因此每所学校如果确立了不同的核心理念,就决定了校训的不同,这两者是高度一致的。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反映的是清华人的价值观念,那只能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不可模仿;又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反映的是南开人的价值追求,那也只能是南开的名片,任何学校都无法借用。原因是这两所学校的办学追求和文字表述都已经是“人无我有”的,别人要用,那也只能叫做抄袭了,就是抄过来也成不了自己的品牌。这就是独特性。

第二,简洁性,是指表达校训的词汇应言简意赅。言简意赅、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的校训表达能够让人便于记忆,催人奋进,热血沸腾。如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其表述就给人以气势恢弘之感,从文化内涵上体现了大学之“大”,读起来就让人精神振奋,具有强烈的文化视觉冲击,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一代代云大学子立志边疆,报效祖国。

而冗长的句子则显得无精打采,让人提不起精神。如有的学校校训:“做一个求真、崇善、爱美的人”、“培养情智双全的人”、“为祖国强盛而努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健康的文明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每天开一朵什么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这些句子且不论是不是具备校训的功能,单从文字表达的方式上看就违背了简洁性原则,需要进行提炼。

第三,训育性,是指校训应具备教化作用。追求知识和完善人格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因此校训的内涵应以劝人向学、追求人格完善为取向。如湖南大学校训“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继承了岳麓书院的优良传统。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具有明显的劝人向学的特点。能够发挥导引、启迪和警策功能。

第四,稳定性,是指校训应力求具备穿越时空的特性,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这就要求核心理念和校训应力求反映客观世界最深刻的本质属性、规律或原理等,使校训的内涵博厚深远,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如何做到这一点,从对许多经典校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校训往往出自经典。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前句是对《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中“允文允武”句式的改写,后句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些校训由于源自经典,其本身就具备了千锤百炼的品质,因此能够穿越时空,具有很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