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或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经过学校的自觉追求,升华为学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

核心理念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呢?

核心理念是学校文化的“魂”,核心理念应该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集中性、适切性、差异性与超越性。同时将其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理念文化形成“价值链”,再辅以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跟进与完善,那么学校办学思想、行为和物态才可能具备鲜明的文化个性,凸显出独特的学校气质,逐步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

(一)哲理性

我们知道,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总是以其哲学思想作为方法论基础的,因此,学校的教育哲学(核心理念)是学校文化的元智慧。它是确立学校办学思想并影响学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那么,什么是教育哲学呢?笔者认为教育哲学是办学者通过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体悟出来的关于“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育智慧。确立学校核心理念并使之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必须对“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办教育?人为什么需要接受教育?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和理性思考,使核心理念能够具备统领和解释这些问题的功能。

大家知道,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从教育的定义不难看出,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是干什么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因此,人的需要重要还是和社会需要重要是任何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均无法回避一个问题。

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哲学或教育思想,可以说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所有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

在国外,19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即工具”的教育哲学,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重视社会发展需要;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哲学,其理论逻辑起点在于重视个体发展需要。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更深入到人性的本质,即“人性是“善”还是“恶”?以“内省”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慎独”等都是以人性“善”为逻辑起点的,这与教育应当满足个体发展需要是相一致的。以“外铄”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如“小惩大戒”等则是基于人性“恶”的认识,旨在通过对个体“恶”的抑制使之符合社会规范。

无数实践证明,教育无论走向哪个极端,均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方法论上指出的“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与中国儒家“中庸”思想不谋而合。

在教育的人本思想和工具思想走向融合,在多元文化交融、多元价值冲突和多元需求选择的今天,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从本土文化中吸取智慧的养分,确立适合学校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并且具有深厚教育文化底蕴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厚重学校文化的基石。

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学校核心理念的确立。

在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今天,许多学校通过自身努力、专家指导或在策划机构的帮助下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如 “和”、“爱”、“责任”、 “优秀”、“博”、 “真”、“善”、“美”、“雅”、“正”、“诚”等,这些主题都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涵,但多数学校都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诠释,有的学校做了一些解释,但多未上升到哲学层面并进行系统化的论证以及进行完整的行为、物态文化设计,无法全面地解释和指导学校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这就弱化了核心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统领功能。也有学校为了显示学校有灵魂,居然直接就选择了“魂”为学校的核心理念,让人有点儿不明白是什么“魂”。这就像有人问:“请问贵校的灵魂是什么”?答曰:“魂”。

 

(二)集中性

核心理念应注意其形式和内容的“集中性”,许多学校在核心理念的设计上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导致核心分离,呈现多个核心主题的现象。比如“爱心、责任、创新”,这几个概念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给人的感觉比较分散,类似的核心理念其核心作用的发挥必然受限。这种不集中的现象反映出办学者对核心理念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折射出学校思想的匮乏。

(三)适切性

适切性主要是指核心理念应切合人性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等。

切合人性需要是指核心价值的选择应尽量遵循人性的共同需要。选择人性共同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念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有利于学校理念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校的各种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整合分散的群体观念,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克服群体视角聚焦于物质实惠所产生的多种弊端。

切合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指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